耵聍,俗称“耳屎”,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,耵聍腺是一种特殊的汗腺,位于长有耳毛的外耳道皮肤处。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,但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,俗称“油耳”。若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,阻塞于外耳道内,则称为耵聍栓塞。属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。
耵聍栓塞形成后,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,使听力减退、耳鸣、眩晕或反射性咳嗽;遇水膨胀时可致听力减退;刺激外耳道皮肤出现糜烂、肿胀、疼痛或流脓。
造成耵聍栓塞的原因?
1、耵聍分泌过多 因外耳道炎、湿疹、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工作、挖耳等使局部受到刺激,使耵聍分泌过多。
2、耵聍排除受阻 外耳道狭窄、瘢痕、肿瘤、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出。经常挖耳,可将耵聍推向外耳道深部,下颌关节运动障碍或耵聍被水浸渍等均影响耵聍的正常排出。
耵聍栓塞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?
1. 听力下降: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,可使听力减退。若遇水膨胀,可致听力骤降。
2. 耳闷及耳痛:耵聍栓塞后可诱发外耳道皮肤糜烂、肿胀、肉芽形成等,表现为耳部疼痛或闷胀感。你是否有听力下降、耳痛或闷胀感,问在线咨询?
3. 其他:若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、眩晕及听力减退。
耵聍栓塞如何其他疾病相区别?
1.外耳道胆脂瘤:胆脂瘤较大者,可出现耳内闭塞感、耳鸣、听力下降。一旦继发感染则有耳痛,可放射至头部,剧烈者夜不成眠,耳内流脓或脓血,有臭味。是否有上述不适症状?问在线咨询寻找佳诊治方案
2.外耳道异物:异物侵入、昆虫爬入等。位于外耳道底部深处的小异物容易被忽略;或因异物存留时间过长,并发中耳、外耳道炎症;或局部分泌物较多,被耵聍包绕。
3.外耳道疖: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感染所致。以剧烈耳痛为主,张口、咀嚼、打呵欠时疼痛加剧。如堵塞外耳道则可影响听力。
医生解答:耵聍栓塞如何快速治疗?
1.耵聍钩取出法: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、上壁与耵聍栓之间轻轻伸入外耳道深部,注意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,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栓,逐渐钩出。
2.外耳道吸引法:
如耵聍较硬,不易取出,或耵聍与外耳道嵌顿紧密,取出过程中患者疼痛明显难以配合,可先用5%~10%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,每天3~5次,每次滴药后患耳向上静置5~10分钟,连续3~4日后待其软化,用吸引器将软化的耵聍取出。
3.外耳道冲洗法:
采用上述方法取出困难者可用此法。冲洗前需将耵聍软化,用溶液滴耳,每天4~5次,每次滴药后患耳向上静置5~10分钟,3~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,再冲洗。如此反复冲洗,直至耵聍或异物冲出为止。后用干棉签拭净外耳道。
4。合并感染者,应先控制感染,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聍。直接拨打电话:029-87401000,问在线咨询寻找佳诊治方案
清除耵聍栓塞后如何护理?
游泳之前较好由医生检查一下,先把耵聍屑取出,以防进水膨胀后形成栓塞。若水进入外耳道后,症状可加重,常有耳痛。一旦耵聍诱发了炎症,应先积极消炎,并尽快取出栓塞,以防引流不畅,致使炎症向内扩散。
上一篇:名家访谈:耳石症 【健康百科】
下一篇:掏耳朵的四个误区如何避免?